5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四支醫療隊支援湖北抗擊疫情情況。發布會上,吉林大學*醫院副院長呂國悅介紹,吉林大學*醫院重癥救治醫療隊是在2月7日抵達武漢,在武漢堅守了62天,這支醫療隊里絕大多數是40歲以下的青年骨干,約占到80%左右。他們在面對這場疫情的時候,面對病毒毫無畏懼,但是在診治過程中面對一些臨床問題又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在這個過程中,快速的結合吉大一院多年來醫工結合的科研優勢,利用自己的發明創造,迅速申請*,然后再應用到臨床當中,所以既**重癥救治的效果,又**在重癥救治的過程當中*大限度的降低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在武漢的臨床一線,我們一共進行了四項發明創造,這些發明創造都是結合了在臨床過程中遇到的一些臨床問題。
*個發明創造是多功能的防護面屏,在武漢隔離區里醫護人員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三層帽子和兩層口罩。這樣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在防護區里面醫生和醫生之間或者醫生和護士之間的溝通十分地困難,就是說,在一個醫療區里如果想喊另外一個護士的話是沒有辦法進行的。而且醫生在查房的時候大家溝通起來也非常的困難。還有一個具體的問題,就是我們穿著防護服長時間的工作,會面臨一個缺氧、乏氧的問題,很多醫護不能長時間在隔離區里面工作,所以結合這樣一個情況,我們發明了多功能的防護面屏,解決了在隔離區溝通的問題,解決了視野不夠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也解決了乏氧的問題。這個多功能防護面屏目前一代產品在武漢期間的時候已經在臨床當中開始應用,當然這里面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還在進行二代產品的測試。
第二個發明創造就是現在每天大量使用的咽拭子采集裝置,我們發明了一次性咽拭子采集裝置,我們知道給患者進行咽拭子采集的時候,患者容易嗆咳,容易發生噴濺,這種情況下,即使我們戴著防護的目鏡,也會給采集者帶來感染的風險。我們在這種情況下,很簡單的在原來的咽拭子上做了一個防護罩,在采集的時候,相當于用防護罩把病人的口鼻遮掩住,這樣給采集者多了一層防護,是一個非常簡單實用的一個發明創造。
第三個在臨床一線發明的就是一次性氣管插管用防噴濺隔離巾,我們知道在武漢后期的時候,在重癥治療攻堅戰的時候,在氣管插管或者做支氣管鏡的灌洗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恰恰是這兩個治療措施對我們醫務人員的感染風險是很大的,我們利用原來的手術巾增加了一個比較透明薄膜,里面加了三個可操作的口,在處置者和病人之間形成了另外的一個防護的措施。所以,一次性防噴濺隔離巾用途很廣,目前還在統計當中應用。
第四個是在隔離區發現的一個問題,就是無法使用常規必須用的聽診器,在這次過程中我們需要用聽診器聽診患者肺部的情況,*時間知道患者肺部氧合有沒有改善,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使用正常的聽診器,我們就發明了一個增強型的傳染病專用的聽診器。
這些發明創造對我們的醫生來說,是一個很簡單的想法,但是我們在武漢期間快速的形成了產品,來應用到臨床,既**了重癥治療的效果,同時也*大程度降低了醫務人員的感染風險,這也是我們吉大一院重癥治療團隊的特色。(資料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
本文轉載自央視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